跳转到内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行政区划单位,後也作为部分联邦制国家组成单位的中文譯名。現代中文裡,若不便使用單音節詞「州」,可使用雙音節詞「州份」,馬來西亞華文裡則慣用「州屬」一詞[1],或与「」混用[2]

历史

[编辑]

中國大陸

[编辑]

中國先秦時期就有「州」的名稱。傳說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亦有時期將天下分為十二州之說。

秦汉实行郡县制,全国为两级行政体系,郡为一级行政区单位。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國除京畿地区之外,分為13個刺史監察區,多以九州之名命名为某州刺史部。此时,监察区称“部”[3]:71刺史(后改称州牧,或称牧君)则是中央政府委派的監察官,非地方行政长官,后期因职权需要设立固定治所。其后,刺史制度多有变动。新朝更始均设置刺史(州牧)[4]:110—111

東漢建立后,设置刺史(州牧)这一职位。建武十八年(42年),汉光武帝诏令,“置州牧,置刺史”。其职责回归监察。东汉中后期,刺史职能逐渐复杂化,性质变异。中平五年(188年),因刘焉的建议,朝廷“废史立牧”。州牧成为主管一方的军政长官。州牧的辖区——「州」由监察区转变為一級行政區单位[3]:72—73。国家形成州、藩国)、侯国)三級行政体系。州治下辖的侯国[4]:112—113

东汉之後各朝沿用州郡县三级體制。永嘉之亂後,西晉滅亡,中國則長期處於國家分裂、南北政權對峙狀態。南朝政權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因「州」的數目急劇增加,相似和相同的州名大量出現。命名時加上東南西北區分,如西北徐州

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到隋煬帝時改為二級體制,唐朝沿用,但改為州。977年,宋太宗將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行政長官知州事,其後「州」成為以下的二級行政區。以後各朝代均有「州」的設置。明清時,「州」可分為直隸州散州,為二、三級行政區劃。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州廳改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藏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回族傣族布依族土家族朝鮮族白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傈僳族侗族壯族羌族哈尼族景頗族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自治州,行政地位在以下、以上。

由於昔日的行政區劃,中國大陸現存不少稱為「州」的地名:

台湾

[编辑]

明鄭時期的1664年,鄭經主政下的台灣設置天興萬年二州;至於清治時期,則設有臺東直隸州日本統治臺灣後期的1920年至1945年間,亦設「州」為第一級行政區劃,與日本內地同級,下轄,一共設有5個州。

翻译用词

[编辑]

古埃及的地方组织,當地人称之为“斯帕特”,希腊人称之为“诺姆”,中文除直译为诺姆外,也译为“州”。翻译实例,“上埃及第六诺姆(nome)伊凯尔(Iqer)”[5]:28,“温特州”是“上埃及的第十五州,即为野兔州”[6]:200—201。这些诺姆(州)原来是适应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由一些地域性的村庄结合而成。到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贫富的分化,阶级矛盾的发展,这些州逐渐由氏族部落转化为小的国家。在古王國時期下埃及大约有38至39个州,后来增至40至42个。

州也是近代部份联邦制国家成员(第一級組成單位名称)的译名,通常用於翻譯英語的“state”(用作聯邦組成單位時)、德語的“Land”、法語的“canton”等,如:

  •  美国 :美国聯邦制下的構成單位,英语称为“State”,美国由50个和1个聯邦特區及其他領地组成。
  •  瑞士 :瑞士聯邦制下的組成單位,在瑞士的各语种裡都称为“canton”,瑞士共有26个
  •  德国 :德国聯邦制下的組成單位,德语称为“Land”,德国有16个联邦州
  •  奥地利 :奥地利聯邦制下的組成單位,德语称为“Land”,奥地利有九个联邦州
  •  马来西亚 :馬來西亞的部分第一级行政区划,马来语称为“negeri”,馬來西亞共有13个和3个联邦直辖区
  •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亚聯邦制下的組成單位,英语称为“State”,澳大利亚有六个、兩個大陸領地和其他島嶼領地。
  •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制下的組成單位(联邦主体)的其中一种,俄语为“Область”,而“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則译为“自治州”。俄羅斯目前85个联邦主体中有46个为,1个自治州
  •  烏克蘭 :乌克兰單一制下的組成單位的其中一种,乌克兰语为“область”。乌克兰目前有24个

需要注意的是,各國的聯邦組成單位稱謂和中文的“州”沒有一對一的對應,通常具體翻譯根據實際情況和傳統習慣決定,例如同為聯邦制的印度緬甸等,其第一級行政區劃英語名稱雖和美国或澳大利亞的“州”相同(英語:State),但中文通常按照習慣譯作“”。

注释

[编辑]
  1. ^ 前线小编 (编). 槟柔雪 国内最高出口州属. 中国报网站. 2023-05-27 [2025-01-20] (简体中文). 
  2. ^ 报道:赖洁敏. 州邦能否脱离马来西亚? 颜炳寿从法律与政治上解惑. 光华网. 2022-06-19 [2025-01-20] (简体中文). 
  3. ^ 3.0 3.1 王其巨、汪清. 光武帝“罢州牧置刺史”与东汉中后期州制的发展. 《株洲工学院学报》(现名: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湖南省株洲市: 株洲工学院). 2001, (2001年02期): 70—73. ISSN 1673-9833. doi:10.3969/j.issn.1673-9833.2001.02.023 (简体中文). 
  4. ^ 4.0 4.1 邓攀. 西汉州治问题辨析——兼论汉代扬州治所.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晓庄学院). 2014, (2017年第1期): 110—118. ISSN 1009-7902. doi:10.3969/j.issn.1009-7902.2017.01.021 (简体中文). 
  5. ^ 戴鑫. 追寻逝去的千年 丹德拉考古. 《大众考古》 (南京市: 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1, (2021年第7期): 28—35. ISSN 2095-5685 (简体中文). 
  6. ^ 马一舟. 《尼特克瑞斯收养铭文》译注. 《中东问题研究》 (北京市: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2017, (2017年第1期): 191—206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