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国总统选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總統選舉(英語: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简称美國大選,是美国每4年舉行一次的選舉,以產生總統副總統。由1792年起,每屆大選的年份都均為4的倍數,而日期則於1845年定為11月1日之後的首個星期二。美國大選是委任直选,各州選民投票選擇美國總統及副總統,贏得多數普選票的候選人將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然後計算各州選舉人票之和,獲得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即可入主白宮,成为新任美国总统及副總統。[1]

各州提名程序

[编辑]

有意參選美國總統的人士,需要首先登記成爲各州的美国總統候選人。然後才能合法地在該州的全民投票中競逐選票,從而爭取該州的選舉人票。每個州對於正式的總統候選人資格都有各不相同的規定,大致上都是要求登記候選人在限定時間内獲得本州一定數目的選民支持,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公民提名。對於經由黨内提名程序獲得兩大黨之一支持的總統候選人來説,獲得各州候選人資格是輕而易舉的。因為兩大黨(民主黨共和黨)即使在該州的支持度再低,支持它的選民也遠高於候選人資格的要求。然而對於兩黨以外的候選人來説(稱爲獨立候選人或第三黨候選人),某些州份的要求則是極難達到的。

因此,從聯邦法律的層面上,美國不存在全國性的總統候選人。各黨派内部支持的人選,雖然是全國性的,卻是該黨的内部事務,由美國憲法的結社自由所保護。過去曾經發生過个别州立法,對該州黨内初選程序加以規範,最終被判爲違憲廢棄。

黨内提名程序

[编辑]

有意獲得主要黨派(現今為民主黨共和黨)支持,參選美國總統的人士,需要經過兩級投票程序才可以正式成爲該黨本届唯一總統候選人。它們分別是「初選」和「黨代表大會」。兩黨之後便會確認代表黨的總統及副總統候選人,並通過競選政綱,正副總統競選便會正式展開。[參 1][參 2]

初選

[编辑]

初選(亦稱為「預選」)通常於該年的一月至六月舉行。這個最初階段對各黨内總統候選人來說都非常關鍵,因為在初選期間黨内候選人可以反映自己的普遍實力,並對以後的投票造成不少的影響。

黨代表大會

[编辑]

黨代表大會投票(亦稱「总统候選人提名大會」)多會在該年的八月至九月舉行。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分別會先後召開黨代表大會,選出該黨的總統候選人及副總統候選人,並開始定立正式的競選政綱。代表該黨,參加各州的美國總統選舉。

全民投票與計票方法

[编辑]

各州選民於投票日選出總統及副總統。每州所得的選舉人票相等於該州的聯邦參眾兩院的人數,因此每州最少會有三張選舉人票。現時美國除緬因州內布拉斯加州外,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可全數取得該州的選舉人票。而緬因州及內布拉斯加州方面,獲最多票的候選人會取得兩張選舉人票,而其餘的選舉人票會分配給勝出各個聯邦眾議院選區的總統候選人。其後各州會將寫上結果的確認證書郵寄到美國國會,接著在國會的聯席會議上點算各州選舉人票,並由副總統(以參議院議長的身份)宣布選舉結果。

另外,根據美國憲法廿三條修正案哥伦比亚区(華盛頓聯邦政府)被赋予3张选举人票。因此,現時選舉人票總共為538票(對應於100名參議員、435名眾議員及哥伦比亚特區3票),而總統候選人需要得到最少270張選舉人票方可當選。如果候選人沒能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得絕對多數的選票,將會由國會進行權變選舉選出當選者,總統的權變選舉由眾議院投票決定,而副總統的權變選舉由參議院投票決定[2][3]

歷屆總統選戰

[编辑]

* 當選人在普選中不能獲得絕對多數票數
† 落敗者在普選中獲得最多票數
‡ 落敗者在普選中獲得絕對多數票數
× 選舉人票皆未獲得絕對多數票數
** 選舉中的第二位,在憲法第十二修正案通過之前被選為美國副總統。
屆數 選舉年份 當選人 其他較重要的候選人[4]
姓名 党派 票数 姓名 党派 票数
1屆 1789 喬治·華盛頓 無黨派 69 約翰·亞當斯** 無黨派 34
約翰·傑伊 無黨派 9
羅伯特·夏里遜 無黨派 6
約翰·拉特利奇 無黨派 6
2屆 1792 132 約翰·亞當斯** 聯邦黨 77
喬治·克林頓 民主共和黨 50
3屆 1796 約翰·亞當斯 聯邦黨 71 托马斯·杰弗逊** 民主共和黨 68
托马斯·平克尼 聯邦黨 59
阿龍·伯爾 民主共和黨 30
塞繆爾·亞當斯 民主共和黨 15
奥立佛·艾尔伍兹 聯邦黨 11
喬治·克林頓 民主共和黨 7
4屆 1800 托马斯·杰弗逊 民主共和黨 73[5] 阿龙·伯尔 民主共和黨 73[5]
約翰·亞當斯 聯邦黨 65
查爾斯·平克尼 聯邦黨 64
5屆 1804 162 查爾斯·平克尼 聯邦黨 14
6屆 1808 詹姆斯·麥迪遜 民主共和黨 122 查爾斯·平克尼 聯邦黨 47
喬治·克林頓 民主共和黨 6
詹姆斯·門羅 民主共和黨 0
7屆 1812 128 德韋特·克林頓 聯邦黨 89
8屆 1816 詹姆斯·門羅 民主共和黨 183 路福斯·金 聯邦黨 34
9屆 1820 215/218[6] (無競爭對手)
10屆 1824*†× 約翰·昆西·亞當斯* 民主共和黨 84[7] 安德魯·傑克遜 民主共和黨 99[7]
威廉·H·克勞福德 民主共和黨 41
亨利·克萊 民主共和黨 37
11屆 1828 安德魯·傑克遜 民主黨 178 約翰·昆西·亞當斯 国民共和党 83
12屆 1832 219 亨利·克萊 国民共和党 49
约翰·弗洛伊德 无效者党 11
威廉·沃特 反共济会党 7
13屆 1836 馬丁·范布倫 民主黨 170 威廉·亨利·哈里森 輝格黨 73
胡·羅遜·韋特 輝格黨 26
丹尼爾·韋伯斯特 輝格黨 14
威利·佩森·曼格姆 輝格黨 11
14屆 1840 威廉·亨利·哈里森 輝格黨 234 馬丁·范布倫 民主黨 60
15屆 1844*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民主黨 170 亨利·克萊 輝格黨 105
詹姆斯·貝內爾 自由黨 0
16屆 1848 扎卡里·泰勒 輝格黨 163 劉易斯·卡斯 民主黨 127
馬丁·范布倫 自由之土党 0
17屆 1852 富蘭克林·皮爾斯 民主黨 254 溫菲爾德·斯科特 輝格黨 42
約翰·P·哈爾 自由之土党 0
18屆 1856* 詹姆斯·布坎南* 民主黨 174 約翰·C·佛利民 共和黨 114
美納特·菲爾莫爾 一無所知黨/輝格黨 8
19屆 1860* 亞伯拉罕·林肯* 共和黨 180 約翰·布雷肯里奇 民主黨 72
約翰·貝爾 憲政聯合黨 39
斯蒂芬·A·道格拉斯 民主黨 12
20屆 1864[8] 國家聯合黨英语National Union Party (United States) 212 喬治·麥克里蘭 民主黨 11
21屆 1868 尤里西斯·格兰特 共和黨 214 候拉提欧·西摩尔 民主黨 80
22屆 1872 286 霍勒斯·格里利 民主黨/自由共和黨 0[9]
托馬士·亨里克斯 民主黨 42
B·格拉茲·布朗 民主黨/自由共和黨 18
查尔斯·J·詹金斯 民主黨 2
23屆 1876*‡ 拉瑟福德·伯乍得·海斯* 共和黨 185 塞繆爾·J·蒂爾登 民主黨 184
24屆 1880* 詹姆斯·加菲爾德* 共和黨 214 温菲尔德·汉考克 民主黨 155
詹姆斯·韦弗 美鈔黨 0
25屆 1884* 格羅佛·克里夫蘭* 民主黨 219 詹姆士·G·白蘭內 共和黨 182
約翰·聖約翰 禁酒黨 0
本杰明·巴特勒 美鈔黨 0
26屆 1888*† 本傑明·哈里森* 共和黨 233 格羅佛·克里夫蘭 民主黨 168
克林頓·B·費斯克 禁酒黨 0
阿爾森·斯特列塔爾 聯合工黨 0
27屆 1892* 格羅佛·克里夫蘭* 民主黨 277 本傑明·哈里森 共和黨 145
詹姆斯·韦弗 民粹黨 22
約翰·貝威爾 禁酒黨 0
28屆 1896 威廉·麥金萊 共和黨 271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 民主黨/民粹黨 176
29屆 1900 292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 民主黨 155
約翰·伍爾萊 禁酒黨 0
30屆 1904 西奧多·羅斯福 共和黨 336 奥尔顿·B·帕克 民主黨 140
烏根·V·迪布斯 美國社會黨 0
斯拉茲·斯瓦洛 禁酒黨 0
31屆 1908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共和黨 321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 民主黨 162
烏根·V·迪布斯 美國社會黨 0
尤金·查芬 禁酒黨 0
32屆 1912* 伍德羅·威爾遜* 民主黨 435 西奧多·羅斯福 進步黨 88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共和黨 8
尤金·德布兹 社會黨 0
尤金·查芬 禁酒黨 0
33屆 1916* 277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共和黨 254
艾倫·L·賓遜 社會黨 0
詹姆士·亨萊 禁酒黨 0
34屆 1920 沃倫·蓋瑪利爾·哈定 共和黨 404 詹姆斯·M·科克斯 民主黨 127
尤金·德布兹 美國社會黨 0
35屆 1924 卡爾文·柯立芝 共和黨 382 約翰·W·戴維斯 民主黨 136
老罗伯特·赖·佛里特 進步黨 13
36屆 1928 赫伯特·胡佛 共和黨 444 阿爾·史密斯 民主黨 87
37屆 1932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民主黨 472 赫伯特·胡佛 共和黨 59
諾曼·托馬斯 社會黨 0
38屆 1936 523 阿爾夫·朗頓 共和黨 8
威廉·勒姆克 聯合黨 0
39屆 1940 449 溫德爾·威爾基 共和黨 82
40屆 1944 432 托馬斯·杜威 共和黨 99
41屆 1948* 哈利·杜魯門* 民主黨 303 托馬斯·杜威 共和黨 189
斯特羅姆·瑟蒙德 迪克西民主党 39
亨利·A·華萊士 進步黨/工黨 0
42屆 1952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共和黨 442 阿德萊·史蒂文森 民主黨 89
43屆 1956 457 73
44屆 1960* 約翰·肯尼迪* 民主黨 303 理查德·尼克松 共和黨 219
哈利·拜德 民主黨 15[10]
45屆 1964 林登·約翰遜 民主黨 486 巴里·戈德华特 共和黨 52
46屆 1968* 理查德·尼克松* 共和黨 301 休伯特·汉弗莱 民主黨 191
喬治·華萊士 獨立黨 46
47屆 1972 520 乔治·麦戈文 民主黨 17
約翰·G·舒密茲 獨立黨 0
48屆 1976 吉米·卡特 民主黨 297 杰拉尔德·福特 共和黨 240
罗纳德·里根 共和黨 1 [11]
49屆 1980 罗纳德·里根 共和黨 489 吉米·卡特 民主黨 49
約翰·B·安德森 無黨派 0
埃德·克拉克 自由黨 0
50屆 1984 525 沃尔特·蒙代尔 民主黨 13
51屆 1988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共和黨 426 迈克尔·杜卡基斯 民主黨 111
勞埃德·本特森 民主黨 1[12]
约翰·保羅 自由黨 0
利諾拉·B·弗拉尼 新聯盟 0
52屆 1992* 比爾·克林頓* 民主黨 370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共和黨 168
罗斯·佩罗特 無黨派 0
53屆 1996* 379 鲍勃·多尔 共和黨 159
罗斯·佩罗特 改革黨 0
54屆 2000*† 喬治·沃克·布什* 共和黨 271 艾伯特·戈爾 民主黨 266
拉爾夫·納德 綠黨 0
55屆 2004 286 約翰·科里 民主黨 251
56屆 2008 巴拉克·奧巴馬 民主黨 365 約翰·麦凯恩 共和黨 173
57屆 2012 332 米特·罗姆尼 共和黨 206
58屆 2016*† 唐納德·特朗普* 共和黨 304 希拉里·克林顿 民主黨 227
59屆 2020 喬·拜登 民主黨 306 唐納德·特朗普 共和黨 232
60屆 2024 唐納德·特朗普 共和黨 312 賀錦麗 民主黨 226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楊銘哲; SIUKI. 奧巴馬過3關創歷史. 通通識 (明報出版社). 2008-11-06. 
  2. ^ 美国总统选举过程. [200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注釋

[编辑]
  1. ^ 美國大選:為什麼得票最多者不一定當選美國總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 News 中文. 2020-08-10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8) (中文). 
  2. ^ Zachary B. Wolf. 2024總統選舉解釋(The 2024 presidential election, explained).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24-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09). 
  3. ^ Zachary B. Wolf, Ethan Cohen, Renee Rigdon. 如果總統選舉發生平手?(What happens if there's a tie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24-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6). 
  4. ^ 此處的「較重要的候選人」指1824年及之后在普選中獲得至少1%的選票或者至少1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至于1820年及之前的選舉,則指獲得至少5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
  5. ^ 5.0 5.1 托马斯·杰弗逊阿龙·伯尔獲得相同的73張選舉人票,於是由眾議院投票選出總統,經過冗長的辯論后眾議院推舉杰弗逊和伯尔出任正副總統。這件事導致了以后憲法第十二修正案的通過,詳細闡述總統選舉辦法。
  6. ^ 出現兩個票數的結果是因為在密蘇里州1820年的選票是否計算的問題上產生爭議,根據其加入聯邦的時間,第一個結果不包括密蘇里州的選票,第二個則包括。
  7. ^ 7.0 7.1 四名候選人都沒有一個的票數過半,因此由眾議院選舉決定。
  8. ^ 由於內戰的爆發,所有叛亂的州分都沒有參加選舉。
  9. ^ 格里利在普選中的票數排行第二,但是在選舉人團投票之前逝世,其所得的選舉人票大多數投給亨里克斯、布朗和詹金斯,還有三票被取消資格。
  10. ^ 拜德不是總統候選人,並非直接從普選中得票的,其得票都是來自不忠選舉人
  11. ^ 列根不是總統候選人,但一個不忠選舉人把他的選舉人票投給列根。
  12. ^ 西維吉尼亞一名不忠選舉人投給當年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勞埃德‧本特森。